• 您的位置: 
    首页  >   新闻动态  >   新闻  >
    非洲多国代表参观深圳国际仲裁院 交流中非联合仲裁机制

    非洲多国代表参观深圳国际仲裁院 交流中非联合仲裁机制

    发布时间:2018-06-28 00:00:00

       2018年6月27日,来自埃及、南非、坦桑尼亚以及非洲联盟等14个非洲国家及区域组织的法官、检察官、司法官员、律师、企业法务人员等31名非洲法律界代表到访深圳国际仲裁院(SCIA),交流中非联合仲裁机制和SCIA在“一带一路”纠纷解决机制和机构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。本次活动是“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研修班”学员的又一次来访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  SCIA副院长董连和等与非洲法律界代表座谈交流,向客人介绍了SCIA的国际化创新举措,特别是中非联合仲裁机制创新,以及SCIA在治理机制、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等方面的实践,回顾了与南部非洲仲裁基金会(AFAS)、内罗毕国际仲裁中心(NCIA)在中非联合仲裁中心(CAJAC)框架下的合作经验。

     

       中非联合仲裁机制起源于2015年6月签署的《构建中非联合纠纷解决机制北京共识》。2015年到2018年,依托南部非洲仲裁基金会(AFAS)、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、北京仲裁委员会、深圳国际仲裁院、内罗毕国际仲裁中心(NCIA)建立的CAJAC约翰内斯堡中心、上海中心、北京中心、深圳中心、内罗毕中心相继揭牌成立。2017年3月,CAJAC深圳中心在SCIA揭牌,中非联合仲裁机制也从单纯的“点对点”合作跨越到了“面对面”的协同创新。此外,应AFAS 、NCIA等机构的邀请,SCIA还于2016、2017和2018年连续三年“走进非洲”,与毛里求斯、坦桑尼亚、埃塞俄比亚、南非、肯尼亚等国开展交流合作。随着中非仲裁合作水平的不断提升,SCIA来源于非洲的当事人也不断增加,已涉及刚果、埃及、阿尔及利亚、肯尼亚、塞内加尔、南非、坦桑尼亚、赞比亚等近27个国家。

     

       本次交流活动作为CAJAC框架下中非仲裁合作的一部分,有利于密切中国仲裁机构同非洲国家、国际组织的交流联系,推进中非互利发展,为增进中非友好、促进务实合作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法治基础和保障。

     

       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王伟,深圳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、市法学会副会长曾正宏等亦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。